精密测量院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一个国家台站网等4个国家级平台,各类省部级重点平台基地20余个。 现有职工600余人,其中院士4人、杰青13人,各类国家、科学院、省部级人才占比60%以上。2017年至今,在精密测量领域承担了数十项重大重点项目,其中,国家战略先导专项(2.5亿元)1项、重点研发计划12项、各类重大仪器研制专项10余项。精密探测技术和仪器已成为精密测量院满足国家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领域方向。 ...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精密测量院)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融合组建而成,是湖北省首个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院。 回望来时路,峥嵘六十载。在方俊、王天眷、张承修、李钧、李国平、丁夏畦、许厚泽、叶朝辉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精密测量院历经几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开拓创新,解决了一系列事关国家全局的重...
8月11-12日,第十一届GNSS监测评估技术研讨会在武汉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由智能空间信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精密测量院)、精密大地测量与定位全国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测绘学院、《Satellite Navigation》期刊联合承办,并得到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精密测量院研究员孙和平,中国科学院院士、精密测量院副院长倪四道,智能空间信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金澄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开幕式由精密测量院袁运斌研究员主持,闭幕式由iGMAS副总师孙汉荣研究员总结发言。
本次研讨会围绕“GNSS监测评估方法与技术”“精密产品生成关键技术”“iGMAS数据与创新应用”以及“干扰与欺骗感知技术”四大主题展开交流。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上海天文台、精密测量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西安测绘研究所、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中电7所/15所/22所/54所、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长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56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事业单位近百名专家和业界代表齐聚一堂。
与会专家带来了38场精彩报告,涵盖PNT体系监测评估、BDS高精度时频服务技术、GNSS精密定位技术、低轨卫星增强技术、iGMAS精密产品关键技术、GNSS干扰欺骗检测技术等内容。其中,胡小工研究员深入探讨了Leo-PNT时代的完好性监测评估,提出通过升级北斗完好性监测体制(如A-SAIM模块)和融合低轨增强(全球天基监测)与地面增强技术,应对北斗全球服务完好性监测难题;陆明泉教授展示了北斗/GNSS接收机新集成的完好性监测与电离层监测功能;蔚保国研究员构建“可信导航监测评估概念框架”,从信号质量评估、干扰监测、多源融合监测、可信度指标综合体系四个维度探讨技术路径;甄卫民研究员介绍了卫星导航干扰检测技术应用;朱祥维教授阐述了多域智能GNSS欺骗攻击防护系统,重点介绍了多传感器欺骗检测抑制、接收机多域防护、智能化欺骗干扰识别三方面的研究进展;耿江辉研究员、纪元法教授、陈新教授分别就北斗信号偏差产品、导航欺骗防御、民航GNSS干扰监测等前沿方向作深度报告。
GNSS监测评估在保障导航定位授时服务质量与完好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明确了iGMAS与GNSS监测评估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对推动我国GNSS监测评估系统的发展,提高我国GNSS监测评估水平,增强卫星导航领域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与会者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进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协同创新,为我国时空信息基础设施与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现场
学术会议
第十一届GNSS监测评估技术研讨会在武汉圆满落幕
8月11-12日,第十一届GNSS监测评估技术研讨会在武汉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由智能空间信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精密测量院)、精密大地测量与定位全国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测绘学院、《Satellite Navigation》期刊联合承办,并得到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精密测量院研究员孙和平,中国科学院院士、精密测量院副院长倪四道,智能空间信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金澄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开幕式由精密测量院袁运斌研究员主持,闭幕式由iGMAS副总师孙汉荣研究员总结发言。
本次研讨会围绕“GNSS监测评估方法与技术”“精密产品生成关键技术”“iGMAS数据与创新应用”以及“干扰与欺骗感知技术”四大主题展开交流。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上海天文台、精密测量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西安测绘研究所、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中电7所/15所/22所/54所、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长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56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事业单位近百名专家和业界代表齐聚一堂。
与会专家带来了38场精彩报告,涵盖PNT体系监测评估、BDS高精度时频服务技术、GNSS精密定位技术、低轨卫星增强技术、iGMAS精密产品关键技术、GNSS干扰欺骗检测技术等内容。其中,胡小工研究员深入探讨了Leo-PNT时代的完好性监测评估,提出通过升级北斗完好性监测体制(如A-SAIM模块)和融合低轨增强(全球天基监测)与地面增强技术,应对北斗全球服务完好性监测难题;陆明泉教授展示了北斗/GNSS接收机新集成的完好性监测与电离层监测功能;蔚保国研究员构建“可信导航监测评估概念框架”,从信号质量评估、干扰监测、多源融合监测、可信度指标综合体系四个维度探讨技术路径;甄卫民研究员介绍了卫星导航干扰检测技术应用;朱祥维教授阐述了多域智能GNSS欺骗攻击防护系统,重点介绍了多传感器欺骗检测抑制、接收机多域防护、智能化欺骗干扰识别三方面的研究进展;耿江辉研究员、纪元法教授、陈新教授分别就北斗信号偏差产品、导航欺骗防御、民航GNSS干扰监测等前沿方向作深度报告。
GNSS监测评估在保障导航定位授时服务质量与完好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明确了iGMAS与GNSS监测评估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对推动我国GNSS监测评估系统的发展,提高我国GNSS监测评估水平,增强卫星导航领域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与会者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进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协同创新,为我国时空信息基础设施与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现场